标准先行 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今年以来,5G的商用进程明显提速,自动驾驶则被广泛认为是人们最为关心的5G“杀手级应用”。智能交通的落地速度似乎也在加快,不论是基于自动驾驶专用测试道路建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发放,以及L4级的自动驾驶线路对公众开放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在5G、AI等“黑科技”的加持下,更为人们所期待的自动驾驶何时才能“梦想照进现实”呢?
自动驾驶试水上路
作为智能交通领域中公众更为关注的焦点,自动驾驶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11月12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美团宣布3年内要在北京顺义区部署1000台自动驾驶配送车。同一天,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宣布获得了上海市新增自动驾驶测试路段牌照,成为第一个在上海获得三个测试区牌照的公司。
10月11日,百度宣布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开放运营,在北京开放了大约700公里、覆盖了海淀和亦庄等区域的15个站点的测试区。
根据百度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仅在10月12日一天,单站点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约车累计就达到2608单,最高峰值达到600单。百度在北京拥有的40张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带来的运力,面对这样密集的需求也不由得捉襟见肘。其实早在2019年,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首先在长沙落地。今年8月,沧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可以在主城区打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城市。
滴滴此前在上海开放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乘,截至今年8月已吸引了3万人注册。
除了互联网厂商外,传统车企也纷纷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从技术分类角度看,本田、丰田、博世、福特,以及通用汽车等传统车企在我国布局重点主要集中在道路车辆驾驶控制系统方面,百度、腾讯以及华为等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数字识别技术。
日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所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达到专利申请高峰,年度申请量已达到23281件,是2000年年度申请量150倍。截至2020年10月底,该领域年度申请量达到17812件,依然保持该领域专利高增长趋势。
对于纷纷布局该领域的厂商而言,未来的竞争也会极其残酷,究竟哪些厂商最终胜出,只能拭目以待。
行业标准有待统一
自动驾驶技术的火爆,在吸引资本关注的同时,也将整个智能交通产业再次推上了风口。
智能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智能交通不是一个企业甚至行业的事,而是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整合。
11月24日,在2020智能交通技术与标准论坛上,英特尔联手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共同成立智能交通研究院,旨在搭建智能交通领域开放的技术和行业交流平台。
“智能交通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整合,包括交通、汽车、传感器等领域,以及信息技术领域,其复杂程度和跨越的行业超乎想象。如何将这些行业企业以及跨行业技术整合到一起,是当下智能交通产业亟待解决的困难。”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坦言,智能交通的概念诞生已久,但目前没有现成的案例可循,也没有接口标准参考,所以这个领域一定是标准先行,而且是全国一盘棋来考虑,需要有顶层设计,通过打破技术瓶颈,推动智能交通的落地进程。
智能交通研究院将重点关注智能交通的标准化问题,探索实现不同系统及不同车辆间的互联互通,并最终实现降低交通拥堵、提升道路和出行安全水平的目标。
12月8日,广州携手百度Apollo开启了中国首个数字交通运营商模式及自动驾驶示范运营模式,并正式启动自动驾驶MaaS平台,部署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自动驾驶巡检以及自动驾驶作业车在内的4支车队。百度表示,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规模将继续扩大,计划3年内拓展至30座城市,部署自动驾驶汽车3000台。政府开始携手企业在自动驾驶及智能交通上布局趋势明显,在自动驾驶平台和数字交通运营商的推动下,也必将加快产业在标准化上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