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年代销基金火爆 理财经理称“份额”不够用
必奈斯克记者 李 文 见习记者 余俊毅
对公募基金来说,过去的一年,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发现,2020年公募基金全年的销量超过3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作为基金代销机构之一的银行业也尝到了“甜头”。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走访了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银行理财经理都在大力推荐基金,并表示部分新发基金份额需要靠“抢购”。
同时,记者在与多位投资者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些投资者将基金作为一种低风险,收益稳的“懒人”产品。但专家建议投资者还需要警惕基金的投资风险,切忌盲目跟风投资。
开年基金销售火爆
去年基金销售的火爆和亮眼的业绩收获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开年以来,基金发行继续保持着去年的火热势头,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
日前,公募新发基金市场的单日募集规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新发基金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1天内突破2300亿元。投资者对基金的购买热情可见一斑。
“之前我的投资习惯是把资金放在股票市场里,虽然获得了一些收益,但是炒股需要每天盯盘,个股的涨跌幅也难以掌握,除了有风险还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某位从股票市场转战投资基金的潘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
《证券日报》记者与多位工薪阶层投资者交流后发现,部分投资者认为基金投资是一种“懒人投资”方式。并且这些投资者一致认为基金是低风险,收益有保障,不需要花费时间的投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资者都倾向于从银行代销渠道购买基金。“基金产品的种类太多,银行经理推荐的产品应该更可信一些,毕竟这么大的银行,也不可能跑了。”投资者田先生对记者说道。
记者观察发现,代销基金等中间业务正逐渐成为银行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编著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20)数据显示,2019年末,公募基金中来源于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占比为48.31%,来源于银行的资金占整个公募基金资金来源的30.55%。从基金销售渠道认购、申购金额来看,商业银行渠道的申购、认购金额占总体的24.6%,已连续4年攀升。从商业银行销售收入占比来看,认购费收入占18.09%,申购费占37.03%。
据记者观察,银行的理财经理对推销基金很是热衷。当记者进入银行网点表示想要购买基金后,理财经理热情接待并展示新发基金的介绍,及可参考基金过去的业绩和收益。
该经理还表示,去年年底就已经通知客户准备今年购买新基金,很多客户做好了准备,却没有抢到足够的份额。“基金销售真的太火爆了,很多客户都不需要通知。”
记者走访银行网点询问基金风险时,有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我们银行一般都是追求平衡,不愿意给客户特别高的风险,一般风险较低的产品过去的收益去年能在10%-20%左右,再高风险的基金产品稳健型客户不一定能接受,我们也是需要做风险评级并提醒客户的。”
仍需警惕风险
私募基金中汇润生首席特约研究员吴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发行的火爆,一方面源于投资者中长期配置权益类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二级市场行情的助推。
但基金真的如部分投资者想象中那样,属于低风险,收益稳定的“懒人”投资吗?某资深基金从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制度的健全,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会越来越热,对市场的理解也会不断加深。但基金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的收益,投资者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基金的投资风险。“比如,去年基金收益整体业绩较好,今年投资者可能需要降低收益预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基金销售火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由于大家对于基金的认同度有所提高。同时,投资者逐渐发现金融是一件专业的事情,应该把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做。
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基金不存在“刚性兑付”,投资基金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