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彰显强劲吸引力
海南省商务厅日前对外发布的公告显示:尽管遭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全年海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05家,同比增长197.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连续3年翻番。
“过去,海南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大多是排名靠后。但2020年海南吸引外资的增幅,完全可以跻身全国第一梯队。”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说,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自贸港吸引力强劲而耀眼。
“磁吸力”强劲,“朋友圈”壮大
经过多轮沟通,2020年12月13日,海南省政府与通用(中国)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在未来5年内进一步加强在航空、医疗、清洁能源以及数字化等关键领域的互利合作及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
全程参与这一过程的海南商务厅厅长陈希,对其中的一个细节至今难忘:为了“抢搭”海南自贸港这趟发展“便车”,通用公司在洽谈期间不仅带来了所有的中国区高管,还组织这些高管亲赴海南各市县实地考察,边看边落实了一揽子具体项目。
“他们的合作愿望特别强烈。”陈希说。而合作的背后,也恰恰正是海南自贸港吸引力的具体体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国直接投资呈整体收缩之势。恰在此时,海南自贸港建设却逆势开局,迅速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强磁场”。海南省以国家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1”,分门别类地制定了系列具体行业、具体操作、具体项目等细节措施,此为“N”,于是便有了“1+N”的政策体系。
外有强大磁场、内有“1+N”加持,海南全球合作“朋友圈”迅速扩大。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在海南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80个,同比增长一倍,目前投资海南的外资企业已覆盖全部G20成员国家。
结构调整加速,园区争先对接
在海口市地标建筑世纪大桥桥下,有一片区域叫复兴城。10年前,这里还是海口高端餐饮会所一条街,今天已经成为海南省互联网信息产业园,2020年一年营收超过500亿元,占全省互联网产业总产值超四成。
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的发展,得益于海南省发展结构的调整。过去,到海南投资,主要是房地产投资,不仅没留下实体产业,还破坏了生态。“十三五”之初,海南省委省政府向外界宣布“海南坚决不再做房地产的加工厂”,同时提出将重点发展旅游、油气、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医疗健康产业等12个重点产业,互联网产业也名列其中。
这样的调整,带动了投资结构的变化。
2020年,外资对海南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成为异军崛起的一匹“黑马”:该领域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到909家、实际使用外资达26.5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2倍和3.5倍,分别占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和全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90%和87%。
与此同时,特斯拉、百胜、阿斯利康、丰田、科沃施等一批国际龙头企业,如今也到海南落地生根。其中,仅“自贸港样板间”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就已签约落户19户世界500强。
作为承接外商投资的重点——海南自贸港的11个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近八成的利用外资规模。2020年,11个重点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合计近24亿美元。
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投资渠道
时云医疗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冰最初选择在国内其他地方创业,打算利用大数据,做血压、血糖智能监测的医疗设备。在闻知海南自贸港建设后,他带领团队来到海南。
为什么是海南?“自贸港的相关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一是在当地申请专利非常方便,二是健康医疗是当地鼓励发展的产业,当地医院也很愿意分享部分数据。”吴冰解释说。
没过多久,吴冰的公司正式落户海南重点园区之一的复兴城。效率之高,让他自己都倍感意外。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他现在还成了推介自贸港、推介复兴城发展的“活样板”。“通过他的介绍,现在已经有二三十家海外创业团队准备落户。”复兴城招商部经理马亮说。
靠着口口相传,范围和效应自然都还太小,但对海南来说,“营造一流环境”则是必然选择。“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分阶段目标。
为此,海南搭建了国际中小企业合作和国际贸易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商务服务,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等31个国家的83家外资企业入驻。“入驻企业不仅在前三年享有租金补贴,政府还帮助其建立商品橱窗展示,提供海关、税务个性服务。”陈希介绍说。
不仅如此,单一窗口、一网通办、下放审批……如今海南的各个市县也在纷纷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海南屯昌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实现了使用外资“零”的突破。2018—2020年三年间,海南19个市县中有15个设立了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