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 | 现在读不懂,不代表以后读不懂
【必奈斯克公益频道记者 文雯】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多数人习惯性通过碎片化的信息得到了一个结论或是一个概念。但若只知道“结果”,不知其间“联系”。不知道“为什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习得”。在选择上,“首先得是自己喜欢的、目前能够读得懂的书籍”饶雪漫说,“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现在读不懂,不代表以后读不懂,阅读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成长真的不是一个人的事
“所谓‘疼痛’作家,或许是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我的一种误读吧”。饶雪漫从十四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五十余部作品,“只不过卖得最好的,就是我的‘青春疼痛系列’” 。饶雪漫告诉必奈斯克公益频道记者:“其实我很不喜欢大家把我的小说当成言情小说来看,我要写一些真实的东西,还原青春一些真实的面目。我认为,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成长小说。”
对作品中那些令读者意难平的结局,饶雪漫表示自己并未刻意渲染“残酷”,作品中描写的只是“青春的一部分”,是把“青春期成长当中最真实的细节剖析开而已”。
2004年,饶雪漫发起“我不是坏女生”夏令营,后出版《那些女生该懂的事》。书中收录了50封女孩写给她的信,并给出了她的观点与解答。在饶雪漫的读者群中,既有十四五岁的孩子,也有四五十岁的大人。“但我不是心理专家,更不是教育家”饶雪漫补充道,“我把他们的故事写进我的作品中,会让青春期的小读者读完后更明白如何保护自己。也有很多成年人买我的书来看,看完后她们也会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
饶雪漫觉得现在的孩子和自己以前的那群小读者相比,更加个性自我,也相对早熟一点。所以,“很多道理不用我多说,他们其实都懂”。
热爱阅读的人,家里的书柜一定是满满当当的
有的人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阅读的氛围,有的人喜欢在图书馆一起读书的感觉,也有的人闹市中也能沉下心去读书。饶雪漫认为没有必要特意营造阅读环境,只要能让自己静下心,好好去读一本书就可以。饶雪漫的包里始终会装上一本最近在读的书籍,以便她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翻阅,比如飞机上、车上或是等人的时候。
她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不仅仅是因为进行文学创作,需要一定的阅读量去支撑,更是因为她从小就深刻体会到读书带给自己和生活的改变。饶雪漫拿到的第一笔稿费是四百多,她回忆道:“但在那个年代我爸的工资也就三十四元,家里换冰箱都得找我借钱。这是读书给我带来的成就感”。
随着新媒体与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阅读方式可供人们选择。“我小时候只能攒下零花钱去书店买自己喜爱的读物。而现在,时代与时俱进,给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方式,大家可以随时随地阅读”,饶雪漫对阅读方式的更新带来的便利感到欣喜,但也表示“传统书籍永远不会过时,纸质书籍带来的阅读质感是不会被取代的”。也有很多人在听书时,遇到喜欢的内容,会特意买一本纸质版进行阅读和收藏。所以,饶雪漫相信“热爱阅读的人,家里的书柜一定是像我一样满满当当的”。
“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在书籍的选择上,饶雪漫认为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且目前能够读得懂的书籍,而不要忽略自身现阶段阅读能力,否则将会给阅读带来糟糕的体验感,久而久之将会厌弃阅读。也不要盲目阅读名家推荐的书单,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现在读不懂,不代表以后读不懂,阅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陈丹燕老师的《女中学生之死》是后来饶雪漫决定去写青春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本书描写了一个非常孤独的、需要被拯救的少女——宁歌,但她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饶雪漫觉得这在当时来看,是一个特别难讲述和发表的故事。可是今天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仍不会觉得落伍,它更加能提醒我们该如何更好的把握自己的青春,珍惜自己的生命。
《撒哈拉的故事》在饶雪漫的少女时代就已被她读过非常多次了。三毛在撒哈拉流浪的故事,她的奇遇记,书中的这些内容,饶雪漫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最近当她重读这本书的时候,她读到了年少时没有感受到的那些东西——三毛对自由的渴望。“三毛去到一个物质那么匮乏的地方,可是她可以重新白手起家,去建造自己的家园,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个东方的女子她对自由的一种向往”。
文字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人性的真实和可贵,去认识真正的自己,精神层面也能够得到提升。就像三毛书中那句让饶雪漫印象深刻的话——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这也让饶雪漫坚信“能够通过阅读真正寻找到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