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详解:如何运行好“冬奥大脑”?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 本期做客《冬奥会客厅》的嘉宾是2022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闫成曾担任国家体育场场馆运行团队开闭幕式副主任,如今角色转变,他成为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双奥人”。人力资源调配工作是一个组织运行的基础,如何打造一支完备、专业的赛事筹办、保障人才的队伍?
作为北京冬奥组委最早一批组建又将最晚解散的部门,人力资源部要在一张白纸上逐步画出并落地组织体系设置与演变的顶层设计。闫成说,现在冬奥筹办已经进入了决战冲刺阶段,人力资源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赛时指挥运行体系的设置上。他们要把“冬奥大脑”建设好和运行好,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要求,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在人员场馆化阶段,人力资源部还要统筹开发调配各方面人力资源进入场馆工作,把场馆这个基本单元的队伍抓实建强。
国际化团队是如何搭建的?
闫成介绍,从奥运会特点来看,必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从“请进来”的视角看,北京冬奥组委以全球视野延揽人才,针对国内人才短板,选聘一批高端专家、团队,引进一批外籍专业人才。过去五年来,北京冬奥组委分12批选聘57名高端专家,来自于19个国家和地区,在竞赛组织、赛道设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聘任了一些平昌冬奥组委员工在北京继续发挥作用;与俄罗斯等国家奥委会合作,短期引进和使用一批外籍赛道作业人员、技术官员等,带动国内冰雪人才队伍建设。
从“走出去”的视角看,北京冬奥组委把筹办队伍放到国际舞台上接受锻炼、学习,这几年,组委会先后选派650多人到境外参加冬奥会、冬季项目世界杯、世锦赛等跨赛时实战培训,在实战历练中提升工作本领。闫成还强调,越是在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单位,就越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筹办工作沿正确方向前进。这几年,他们一以贯之地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民间高手”在冬奥
闫成说,一件国家大事必然要求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冬奥组委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办奥的渠道,搭建共建共享冬奥的平台。组委会注重从全国遴选国内技术官员,先后举办了43期培训班,培养和保留了3800名专业人才,来自17个省(区、市);组委会与20多所高校合作,招收培养700多名赛时实习生,让在校的硕士研究生有机会到冬奥场馆一线接受半年到一年的实践锻炼,更好地成长成才;组委会还面向社会公开招募600名滑雪战队队员,集聚和培养了一批“民间高手”,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在今年2月延庆赛区测试活动中,滑雪战队主力承担了办赛任务。实际上,北京冬奥组委已经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储备了7800名专业人才随时保障办赛。
疫情下在线培训 助力冬奥人才成长
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冬奥组委迅速调整了工作策略,着力强化在线学习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闫成介绍,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实施的学习战略项目、与国际残奥委会合作实施的卓越计划项目,以及组委会各业务领域国际学习研讨会,都是通过在线方式举办的,国际各方面的专家累计提供211小时的远程授课服务。各部门、各场馆组织的专业培训,除了需要现场实操的内容以外,全部转移到线上进行。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持续深化了场馆管理、语言服务、能源与电力、技术运行、媒体服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累计达900学时。冬奥组委还布局和建设了冬奥云端平台,一是建成信息与知识管理(IKM)外围网平台,为筹办人员提供“菜单式”学习课程与在线测试功能;二是开发了“学习冬奥”微信小程序,面向社会各界普及冬奥知识,引发热烈反响,目前,“学习冬奥”相关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达2.7亿人次,在线课程观看时长超过1120万分钟;三是开发社会资源,制作5集“冬奥公益大讲堂”影视化知识产品,全网上线推广,累计播放量超过5342万人次。
不足300天 服务冬奥的人才队伍已整装待发
现在距离冬奥会开幕已经不足300天了,筹办工作已经进入决战冲刺阶段。闫成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精心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在场馆一线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测试活动积累的经验,优化主运行中心及其内设机构建设,强化调度中心的职能作用,完善指挥运行和应急保障机制。依托“双进入”体制机制,加快场馆团队组建工作。动态优化场馆主任层人选,选派组委会精干力量到场馆工作,抓紧选配短期补充人员,积极协调志愿者、合同商等人员按时到岗。完善高端人才、外籍人才等引进和保障机制,强化技术官员、场地保障人员等国内专业人才培养,优化场馆培训与技术技能实战实训,促进场馆团队的人员融合与工作协同。按照火炬接力总体方案,指导各选拔主体开展好火炬手选拔,精心组织好火炬手运行工作。继续做好制服发放中心的筹建及运行设计。切实抓好制服设计、生产和发放工作,在冬奥会倒计时100天面向全球发布制服宣传片。
冬奥人才是未来我国冰雪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宝贵遗产
闫成表示,冬奥会既是集聚人才的舞台,也是锻造人才的熔炉。筹办队伍,经历了国际大型赛事的洗礼和历练,开阔了国际视野、掌握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实战本领,一定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力量。专业人才,包括国内技术官员、场地保障人员、赛会服务人员等,参与了最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也向国际同行学习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国际规则、提升了专业素养、打磨了技术技能,必然会成为冰雪赛事组织的行家里手,成为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生力军。年轻一代,包括赛时实习生、赛会志愿者等,他们将在赛时运行的具体工作中,砥砺意志品格、增强实践本领、收获成长进步。他们既是冬奥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当他们走向社会时,这份家国情怀和冬奥情结会与他们相伴一生,镌刻在他们心灵中的冬奥故事,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冰雪运动发展普及。
总之,这一届冬奥会必将给未来留下丰厚的人才遗产、人文知识遗产,并在新的更高起点上,促进我国冰雪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