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产品要开“正门”堵“偏门”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金融”备受关注。从日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达18.7%,目前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但距离中度老龄化阶段20%的红线越来越近。毫无疑问,如何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以更好助力补齐养老需求缺口是一个重大课题。
人们普遍认为养老金融潜力巨大、大有作为,但从目前各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来看,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都越来越重视养老金融服务,相继推出一些养老金融产品。比如商业银行发行的投资周期较长、收益较有保障的稳健型养老理财产品,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信托公司定制的有养老保障内容的信托产品等。简单梳理此类产品就会发现,这些产品一方面是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匹配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养老属性较弱,其中不乏打着养老噱头推出的大众化金融产品,偏离了中老年群体的需求导向。
一边是可预见的广阔空间,一边却是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问题出在哪儿?
答案并不复杂,因为“钱不好赚”。当前,养老金融产品的标准不统一,业务开展不够规范,千篇一律的养老金融产品看似有数量,实则无差别。而且,一些看起来跑在前面的金融机构,也并未开发出多少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这就使得老年群体金融需求在得不到满足的同时,还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比如,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通过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向老年人收取高额会员费;号称投资“养老项目”实则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欺骗诱导老人消费;宣称“以房养老”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这些是从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风险提示中梳理出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表现形式。
对消费者来说,落入上述非法集资陷阱,不仅高额利息无法兑现,养老需求无法满足,资金安全也无法保障。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除了要做好消费者教育,更重要的还是要“开正门”,才能“堵偏门”。
“钱不好赚”实际上意味着业务有门槛,也意味着一旦抢占先机,就可能构建出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养老金融产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下大力气研究中老年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尽快缓解供需矛盾,共探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