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科研经费管理开“药方”


“过去我们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因为一些限制,在团队组建、研究成果转化和研究深化等方面存在不少制约因素。”近日,重庆为更好地激发科研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针对科研经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开出“药方”,在全国率先推行项目经费“包干制”。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刘兴认为,这对研究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是极大的解放和拓展。

放开手脚搞创新

据了解,重庆将整合后的人才项目统称为“英才计划”,围绕全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发展需求,计划5年内支持高层次人才2000名左右、团队500个左右。给予入选人才最高200万元的研究支持经费、创新创业示范团队每个30万元的支持经费,并发放市级人才服务证,享受配偶(子女)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便利服务。

所谓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是按照“自主选题、自主立项、自主过程管理、自主结题”原则,把英才计划的研究支持经费自愿转化为省部级科研项目或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由领衔专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科研团队和经费使用。

记者从重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此举旨在为人才放权松绑,让人才有更多的经费管理自主权。按照《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入选专家享有立项选择权、经费组合权、负责人指定权。同时,着力简化审批程序、减少限制条件、优化结题评价。比如,对入选者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可不受申请和主持在研项目数、财政资金资助数、未结题项目数等限制。

“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项目的选题、立项、研制、结题等各个阶段,都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专家李婷说,这对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专家人才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以往科研项目大多是确定好课题,再由科研工作者进行申报。而立项自主权让专家人才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与国家需求有机结合。”

破除创新活动“羁绊”

预算过细过严,刚性又很强,各种检查、评估频繁,而且很多时候科研方向跟着项目、经费走而非围绕研究兴趣展开,科研人员面对经费时常“爱恨交加”,人才获得感也不强。

“如何让科研经费既管理得当,又能给科研人员‘松绑’,一直以来也是我们科技部门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军说,此次改革试点明确经费支出不设科目限制和具体比例限制,与项目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据实开支,这是“包干制”改革的最大亮点。

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陆远权是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类项目负责人,在他看来,项目实施更大地赋予了入选专家项目经费的自主使用权。以前在开展科研项目时,按照标准,用于人的经费基本控制在20%至30%。受制于此,组建团队往往有“缺兵少将”的感觉,“现在用于人的经费提高到50%以上,我们开展科研项目就能把更多的资金用于人力,组建更合理的团队”。

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刘晓英认为,经费使用自主权解决了团队以往在实验器材采购、劳务费用结算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对于高校来说,在开展科研项目时可以更好地进行跨院校或者是跨企业的合作,从而促进产学研结合。

刘晓英主要从事功能建材研究。在实验室搞科研,必须得有设备。旧设备跟不上科技的步伐,生物、化工等设备又不适合从事建材研究,购买新设备,又受各种限制,还得编预算。“很多时候,大家只有选择一些折中的方式,但终究不是个办法。”她认为,“包干制”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解决了科研中的“痛点”。

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提高经费管理自主权,并不表示经费可以随便花。赋予专家大量自主权,既要确保专家干成事,又要保证花钱不出事。”重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从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诚信监督机制等方面予以保障。通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惩戒,甚至将当事人纳入“黑名单”,停止资助等。相应诚信记录纳入“信用重庆”数据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干制”要求,由项目实施单位、重庆英才计划入选专家、项目负责人三方签署信用承诺,确保申报的项目内容填写真实、合法、有效。对任一项目中途终止或结题验收不合格的,计划入选者终期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任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术不端、失信或任一项目负责人涉嫌违纪违法的,入选者终期考核直接认定为“不合格”等次,退出计划管理,不再享受相关支持服务。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各部门联动统筹,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科研管理效能,完善“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人才财务报账助理制度,为入选专家配备科研财务助理,提供预算编制、报销等专业化服务,减轻事务性负担,让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people 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 What abou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