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冲击,也蕴藏着宝贵的发展机遇和希望。面对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以及快速老龄化的进程,如何做到科学应变、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如何对冲不利影响,积极转化老龄风险为“长寿红利”?积极激发银发经济活力、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是破解上述难题的重中之重。
理念转变。作为未来相当长时期的基本国情,老龄化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全领域、社会治理的各环节以及公共文化的多方面。对此,我们不仅要正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挑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更要坚持积极老龄化观念,积极看待老龄化社会和老年人口。要认识到,老年人口是社会的重要消费群体,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适时、科学调整涉老公共政策的年龄界限,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让老年人切实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是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理念基础。进一步看,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视野中考量银发经济。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银发一族”需求和潜在购买力的提升必将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等深度契合并相互作用,要从理念、政策、行动等各方面积极为银发经济的发展营造环境、提供支持。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中积极推动涉老产品市场提质扩容以及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催生银发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协同发展。银发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全局性谋划、坚持系统性推进,即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将银发经济深度嵌入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凝聚合力、协同推动。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凝聚发展银发经济的共识。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的良好环境。包括:研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提升老年人群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制定统一规则,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平等、积极参与,依托各类资源搭建银发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和财税、土地、人才、技术等政策优惠力度;出台相关涉老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规范,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服务;等等。还要看到,银发经济产业覆盖面广、辐射力强、链条长。立足市场层面,必须结合适老产品多样性和多层次的属性要求,加大资源供给、提升产品质量,将传统以保健品和医疗服务为主的银发产业拓展至养老金融、生活服务、老年旅游、养生保健、社交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重领域。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切实抓住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微观上精细研判目标人群的消费需求,科学组织生产和营销,为老年人提供差别化、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总之,发展壮大银发经济,需要根据老龄产业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政府和市场、企业的良性互动。
精准施策。满足老年人需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拓展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着力点。要挖掘银发经济的发展潜力,就必须聚焦银发族的“痛点”精准施策,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一是要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找准银发经济的发展切入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的弱化、社会交往资源的匮乏,老年人的心理和需求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要根据这些变化,提供更多满足老年人生活、健康、情感、价值实现等多层次需要的产品,回应老年人对美好晚年生活的向往。二是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收入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购买偏好、消费方式等采取差异化策略设计。比如,城市老年群体作为银发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其需求结构正在由生存型向享受型更迭,消费主动性和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意愿较高。而农村地区的一些老年人,因其购买能力有限,消费仍主要指向基本生活用品,并不会超越实际能力消费。除地域差异外,我国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失能失智、空巢独居以及高龄老人,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要求会更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现实差异,因地、因人施策,开发市场,满足需求。三是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数字经济。近年来,我国网民的增长主体由青年向老年转化的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线上消费的新用户中增速最高的是银发族,超过2.6亿人组成的庞大银发市场其商机不可小觑。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为电商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搭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等新业态;还要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降低智能化应用门槛,简化消费操作流程,提供更多的数字化应用资源和配套服务。全社会要为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提供支持和帮助,开展相关培训辅导,促进数字化技能的普及。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特别照顾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和线下消费习惯,区别化保留“非数字化”服务选项,打造智能和人工融合、线上和线下互补的新型服务体系,全面回应老年人的多样化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