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植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基因,锻造敢闯会创双创生力军


【必奈斯克网教育报道】在日前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江苏全省高校共获得45金67银45铜(不含国际参赛项目),金奖总数、高教主赛道金奖数和职教赛道金奖数均居全国第一。

在总决赛现场,必奈斯克网教育对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进行了专访,请他分享高教大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推进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举措和感受。

必奈斯克网教育:江苏省推动双创教育发展有哪些重要举措?出台了哪些机制政策?

王成斌:江苏拥有167所高校,是全国高校最多的省份。为推动我省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十分重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之外,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顶层设计。推动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即高校在所有的专业教育中,都精心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把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双创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是体系建设。双创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从教育链到创新链、再到孵化链、最后到产业链的教育实践过程。我们认为,开始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生们有创新创业的“基因”,然后,通过一系列训练项目来培育创新创业的“种子”,这些项目通过培训、通过参加比赛、通过学生们真正去创业实践,逐步形成“苗圃”。这样一来,从教育到一系列专业化的训练,到最终走向实际创业,构成了一根很成熟的链条。我们围绕“链条”中的5大关键节点,打造了一个很好的服务体系:

“基因”:坚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坚持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联动,共开设双创课程2254门,建设双创在线开放课程245门。

“种子”:构建“教育教学-训练实践-项目孵化-初步创业”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累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46万项,引导33.92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

“苗圃”: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为大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双创实践舞台,锻造真正敢闯会创的青年生力军。

“园丁”:对创业师资分层分级开展培训,同时引进富有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的企业家、投资人等到学校兼职,逐步形成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省共培育聘请双创教育专职教师1438人、兼职导师6616人。

“平台”:拓展双创实践孵化平台,重点建设了12所国家双创改革示范高校、50个省级双创实践教育中心等双创载体。

第三个方面是制度设计。我省出台了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学分制改革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省委省政府考核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以及省品牌专业专项经费分配的绩效评价因素。同时成立了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鼓励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协会社团650个,以更好地带动高校双创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四个方面是生态建设。生态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文化系统,比较软,但实际上很重要,我们有“基因”、有“种子”、有“苗圃”,说到底就是要有一个“土壤”。有了这个“土壤”,无论老师、学生,或者学校的管理者、我们的校长书记,都认识到双创教育是我们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改革突破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生态体系。

这些是推动江苏省双创教育,包括连续参加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均取得不凡的成绩,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重要原因。

必奈斯克网教育: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到第七届,江苏省目前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和成果?

王成斌:今年江苏获得的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一,应该说,我省在七届大赛中获得的金牌总数,累计起来也是全国最多的。当然也是因为江苏的高校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参与的学生多,我们每年有数十万学生参与,省内已经形成了氛围,大家都跃跃欲试,愿意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仅“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我省就有149所学校组建了12466支项目团队参赛,参与学生67153名、教师5362位。大赛进行到第七届,我省共有24.44万支团队、98.83万人次参赛,省教育厅蝉联七届大赛“优秀组织奖”。

必奈斯克网教育: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举办对江苏省双创教育产生了哪些作用和影响?

王成斌:七年前刚刚开始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认识,就是希望它能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希望能撕开一个口子,让它来推动、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的情况,希望激活这样一潭水让它能迅速活跃起来。现在看来,这个作用是起到了,而且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它已经推动形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新的教育理念和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格局,它的实际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期。更没有想到是,大赛进行到现在,和我们对学生的红色基因的教育,和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及小康社会建设都结合起来了。实际上,它真的成为了一项人才培养的大变革!

必奈斯克网教育:面向‘十四五’,江苏省在推动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方面,还将有哪些举措?

王成斌: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包括在比赛中拿了很多奖,并且确实有一批大学生真正去创业,其中有的创业公司市值已经超过100亿,也有的已经走向上市,应该说,对产业转型升级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总的来说还远远不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这么多高校,怎么去培养?我觉得创新创业教育还是要更深度地和大学生的专业教育结合,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和专业结合,就是要和高校的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去结合,要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去结合。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硬核科技、真正能够解决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项目的创新人才,那这个事要怎么解决?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拥有创新的意识,创业的本领就可以了,而是真正需要在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以看到,我们的大学创业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还是少了还是不够。现在学校的学科结构、科研结构、课程结构都在调整,这个调整不能再回到以往的办法上去,还是要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更上一个层次。

必奈斯克网教育:对于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方面,您的感受是什么?

王成斌: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不同的层次。首先涉及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并不是仅仅要几个学生去办公司,而是希望所有学生的血液和基因里面必须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是我最大的感受,这也是一个基础、一个土壤。但我们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希望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将来能够成为真正的创新家、创业家,带动我们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帮助我们的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和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希望出现更多的像华为这样的大型企业,能够让我们的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更有竞争力。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培养一批真正的、基础的创新人才、复合性人才,这是我的梦想。

people 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 What abou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