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饭碗”端得牢 生活更美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新疆扎实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实施扩大就业惠民工程,落实和完善就业优先政策,让各族群众就业“饭碗”端得更稳、生活更加美好。
减负援企惠民生
走进冬日的新疆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公司享受了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和培训补贴等共计269万元,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吸纳新增就业人员304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文涛说,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公司开展了员工技能提升培训,让员工提升了技能、增加了收入。
“现在,我每月工资4500元左右,公司还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公寓,在这里工作我很满意。”扎依尔别克·马木拜提说,他来自乌恰县铁列克乡哈拉铁克村。以前,靠种5亩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经村级社会事务协理员牵线搭桥,他参加了乌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后,成了企业工人。扎依尔别克收入高了,干劲更足了,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多向往。不仅装修了房子,还增添了新家具,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自治区人社厅通过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新一轮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等举措,将惠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让政策“含金量”真正变成企业获得感,促进企业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在稳住新疆就业大盘的同时,也让企业和劳动者吃下了“定心丸”。截至11月底,全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58万人。全疆70.07万人享受各项就业补贴资金35.35亿元。
家门口稳定就业
12月26日,在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一家调料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订单。
“我白天在企业上班,晚上回家照顾孩子,挣钱顾家两不误。”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阔纳巴扎村村民艾木拉古丽·艾买提高兴地说,家门口建厂之后,很多农村妇女和她一样,实现了稳定就业。在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共有26家这样的小型企业,带动了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今年以来,新疆各地因地制宜,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实施就地就近就业政策,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拉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围绕“十大产业”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充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就业、长期就业。
基层向好的就业环境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艾木拉古丽所在的这家调料加工厂就是由返乡大学生热依拉克孜·吐尔逊创办。2019年大学毕业后,热依拉克孜回到家乡阔纳巴扎村开办工厂,为周边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随着企业效益越来越好,员工人数从最初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37人。
创业成功,不仅能解决劳动者自身的就业问题,也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释放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截至11月底,新疆新增创业9.27万人,带动就业14.7万人,均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技能培训让就业更充分
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皮山县木奎拉乡巴格其村村民麦麦提阿卜拉·麦麦提托合提就业增收的“法宝”。他现在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模板组组长。从建筑“小白”到拿到模板工资格证,成为专业工人,麦麦提阿卜拉让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他说,眼前的一切得益于党的好政策。
今年以来,新疆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了技能培训,帮助全疆各族劳动者学习技能、掌握技能、就业增收。截至11月底,全疆开展技能培训221.4万人次。
“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培训政策,让我们免费学了技能,进了工厂。”新疆荣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帕提古丽·吾甫尔说,她所在的工厂位于阿图什市阿扎克乡产业一条街上,主要从事干果深加工。这里吸纳了像她一样的10位脱贫户,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每月都能获得1600元至3500元不等的收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疆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就业扶持政策总体稳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重点聚焦脱贫人员、边缘易致贫人员、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员等群体,通过精准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提升帮扶水平,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