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快发展打造种业“中国芯”


央广网济南4月19日消息(记者程立龙)近日,山东济南宣布将每年整合不低于1亿元的资金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那么济南乃至山东的种业发展状况如何,记者走访了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部分企业,了解一粒良种的孕育之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果播种的是良种,秋天收获时可能增产20%以上;如果种下的种子不抗倒伏,一场大风也能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军这样举例形容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小小一粒种子的研发过程却不简单。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刘存辉说:“种业,特别是育种,是一个‘磨人’的工作。”

刘存辉所说的“磨人”,首先是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玉米品种为例,杂交亲本至少要经过6~7代种植选育,才能形成基本稳定的性状,再经过复杂的组配选择及试验才能与农民见面,这又至少需要4~5年,育成一个新品种,即使进展顺利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投入。

“磨人”的另一重意思指的是育种过程需要不断试错,新品种面世的背后是上万个被淘汰的材料组合。正如烹饪需要“五味调和”,以玉米育种为例,有的亲本有高产性状,有的亲本抗病性好,还有的亲本抗倒伏、抗旱。每个亲本都有不同的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良种培育就是通过亲本的杂交重组,把亲本的优点尽量结合在一起,同时尽量规避亲本的不足,选育出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种。

作为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攻关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吴建军对国内小麦良种的发展很有信心。以该公司独家经营的“济麦22”小麦种子为例,该产品有着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曾连续11年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也是近30年来我国小麦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

不仅是“济麦22”,刘存辉介绍,山东省还有众多优秀农作物品种,比如大豆品种“齐黄34”、玉米品种“掖单13号”“登海661”等,都曾经创造过全国甚至世界的高产记录。

据了解,目前山东省有700余家持证的农作物种子企业,每年营业额超过80亿元,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0家,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people 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 What abou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