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北」詞條糾錯


臺北(俗字寫作台北;臺灣話:Tâi-pak;客家话:Thòi-pet;英語:Taipei)是1875年(清朝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臺北府,意為臺灣之北從此有「臺北」之名,台北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众多,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人类居住,臺北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以臺北為中心與周邊市鎮所連結而成臺北都會區,是臺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其作為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核心,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公司、企業、銀行、商店均總部設在這裏 。

台湾位置

臺灣藍綠陣營

臺灣藍綠陣營是指國民黨和民進黨。國民黨的黨旗顏色是藍色為主,民進黨的黨旗是以綠色為主。所謂「泛藍」(是指反對「臺獨」的臺灣政界,原因是因為國民黨的黨旗是藍色基調的。由於以國民黨為首的一些黨派是不倡導「臺獨」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2010年新年時提出的是臺灣實行「三不」原則,即「不統,不獨,不武」)。)、「泛綠」(是指支持「臺獨」的臺灣政界,原因是民進黨的黨旗是綠色基調的。在黨綱中明確主張追求「臺灣獨立」、拒絕一個中國原則的民進黨、「臺聯黨」以及其它獨派政治團體,因其代表黨派——民進黨的黨旗為綠色,因此被外界統稱為「泛綠軍」,也稱「泛綠聯盟」、「泛綠陣營」。)是借代的說法,泛藍聯盟是指反對「臺獨」的臺灣政界,泛綠聯盟是指支持「臺獨」的臺灣政界。

在介紹他們形成之前,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臺灣的幾個政黨:


藍營政黨


一、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自1949年遷臺後,一直以「執政黨」身份掌控臺灣政局。在2000年3月的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中,因國民黨本身分裂導致票源分散,而喪失執政權,淪為在野黨。2008年3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投票日。中國國民黨推薦的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得票765.87萬張(得票率58.45%),民主進步黨推薦的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候選人謝長廷、蘇貞昌得票544.52萬張(得票率41.55%)。馬蕭大贏221萬票,國民黨在臺灣地區第二次取得執政權。


二、親民黨


2000年3月31日,獨立參選人宋楚瑜憑借在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所贏取的466萬票,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為宗旨的親民黨,並逐步發展為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臺灣第三大黨。


三、新黨


1993年8月10日,趙少康、王建煊等7名國民黨中生代「立委」因不滿李登輝日益偏離一個中國原則,推行「臺獨」分裂路線而另組新黨。
綠營政黨


四、民進黨


1986年9月28日,反對國民黨專製獨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張「臺灣獨立」的各股「黨外」勢力合組建成「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製」的局面。民進黨成立後,一直穩步發展,並在2000年3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因國民黨陣營的分裂而漁翁得利,一夕之間成為「執政黨」。


五、「臺灣團結聯盟」


2001年8月12日,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以延續「兩國論」分裂路線為宗旨的「臺灣團結聯盟」正式成立,並在2001年底「立委」選舉中獲得13個席次,成為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第四個政黨。進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後,為搶攻島內「急獨」票源、主導臺灣政局走向、阻撓兩岸關系的發展,「臺聯黨」一再拋出各種「激進臺獨」主張,逐漸成為島內「激進臺獨」勢力的總代表。


形成原因


以上是臺灣政壇上幾個大的政黨,他們的政治主張各有側重,因此慢慢形成了兩大陣營。
在臺灣,泛藍陣營代表在野的絕大多數。1994年趙少康、郁慕明等為首的新國民黨聯機次團脫離國民黨成立新黨;2000年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敗以後,宋楚瑜脫離國民黨成立親民黨。由於親民黨、新黨皆源自中國國民黨,而所源出的國民黨黨旗顏色為藍色,故此三黨共同組成的政黨聯盟稱之為「泛藍」。


泛綠陣營是指以民進黨為主的陣營。主要有民進黨、臺灣聯盟、建國黨。他們力主「臺灣獨立」。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由於民進黨黨旗的顏色是綠色,所以被稱為「綠色陣營」。


自兩大陣營形成之後,沖突不斷,而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上的藍綠立委之間的沖突。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原共有225席「立法委員」,任期3年。區域立委168席,少數民族8席,其中4席為平地少數民族,另外4席為山地少數民族,均為直選產生。41席為不分區「立法委員」,根據政黨的得票率按比例分配(得票率須達到5%),8席為「海外僑民代表」,也根據各政黨得票率而分配。


根據2005年6月7日復決通過的「修憲案」,自2007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選製改為單一選區兩票製並立製,「立法委員」席次減為113席,其中區域「立委」73席、少數民族6席,均為直選產生;不分區及僑選「立委」34席,由單一選區兩票製中的政黨票得票比例來分配席次,任期延長為4年。


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內分12個常設委員會,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序、「修憲」以及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


正是由於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的特殊地位與職能,各個黨派都在爭取更多的席位。當然在進行各項決議時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對於臺灣地區立法機構裏的打鬥場景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在這幾年,電視新聞裏關於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發生激烈沖突的新聞不在少數。藍綠雙方的「立法委員」經常因為在某項法案的審議上意見不和就大打出手,局面混亂不堪,有的女性「立委」甚至脫下高跟鞋向別人砸去。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也經常因為暴力事件而陷入癱瘓。放眼全球,在西方發達國家,議會裏有意見不合的情況是正常的,而我們幾乎聽不到他們的議會裏會有打鬥和暴力的情況,只有日本和韓國的議會裏偶爾發生。

臺灣地區2008年以前的「執政權」掌握在民進黨的手裏,綠營控製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而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以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為主體的藍營擁有立法院半數以上的議席。於是藍營控製了臺灣地區立法機構。而在臺灣藍綠對立的大環境下,「府院之爭」就成了必然。往往是陳水扁提出一項政策或「法案」,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的藍營立委們就利用自己的人數優勢進行阻撓。就拿以前的「對美軍購案」來說,臺灣防務主管部門提出了4108億的軍購預算遲遲無法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獲得通過。在這期間綠營的「立法委員」就經常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煽動對立,試圖通過暴力和沖突迫使藍營「立委」們屈服。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失去「統治權」,他們必將通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來抵製藍營的各項政策措施。沖突還會繼續下去,「府院之爭」沒有誰對誰錯,只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和行政效率的降低。最終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people 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 What about you?
发表回复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